在菲律賓認識的韓國女友

有緣千里來相會,台韓赴菲結連理
很多人都會幻想有一段美好的異國戀情,電影、戲劇中的俊男美女出現在自己的人生,一見鍾情墜入愛河,最後通過重重考驗,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我們生活環境真的有機會認識外國朋友,甚至進一步交往,但是也看過許多戀人最後還是因為個性、文化、語言,甚至親友的反對,放開彼此的手。
今天想藉這篇文字,聊聊我們經過七年的異國+遠距離戀情,最後如何修成正果,結為連理,紀念我們這十年的愛情。
2010年大學畢業,以華語教學專長申請教育替代役,被派往馬尼拉教書服役,那時候英文並不好,連在麥當勞點餐都會點錯,因此鬧了很多笑話。我也下定決心要利用服役教書的這一年,提昇自己的英文能力,早上我站在講台上教中文,下午我就坐在教室後面,仔細聆聽英文課。雖然有一點難為情,要和我的學生一起上英文課,但還是覺得這一年如果認真一點,英文能力一定大有斬獲。那時,我在國中三年級的班上,發現我竟然是全班英文最爛的。課本教材的閱讀文本,我有一堆字看不懂。所以開始認真查單字、背單字。有一天下午,我進班的時候,看到教室後面坐著氣質優雅,面目姣好的女子。台上的菲律賓老師跟大家介紹,她是從韓國來菲律賓留學的大學生,主修英語教學專業,現在來我們學校教學實習,這段時間會跟大家一起上課,並且期末安排試教。同為旁聽實習老師,她也沒有課本,我們便一起看書,在教室後面並肩而坐,是我們認識結緣的第一幕。

我們年紀相仿,我對她的外表、氣質有很好的印象,也常常藉機跟她聊天。才知道他高中二年級,就因為韓國課業壓力大,高中生補習補到凌晨,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。父母希望他們提昇英文語言能力,當時韓國學生到菲律賓留學已經蔚為風潮,就跟著家人來到菲律賓求學了。那時,她家離馬尼拉市區有一段距離,為了通勤到學校,每天五點半就要出門,轉乘三次才能趕上到校時間。也因此常常來不及吃早餐就進教室,我當時服役的學校每天都會提供三餐,宿舍也有簡易廚房,可以調理食物,幫她準備早餐,讓我們變得更熟稔。
認識幾個月後,覺得她心地善良,氣質優雅,外貌出眾,因此展開追求。我們會在下課後去學校附近的咖啡廳,希望跟她多練習英文會話。一開始,我的字彙量有限,要一直透過翻譯機來交流溝通(當時智慧型手機還沒這麼普及)。菲律賓到處都有很多Mall,咖啡廳、餐廳、電影院。因此不乏聚餐的地點。她喜歡吃Pizza、Ice cream,為了點喜歡吃的食物,我也研究了很多菜單、食材,慢慢認識更多單字。去看電影,菲律賓的電影院沒有字幕,只能用聽的,但也聽不懂,我都說我喜歡看卡通,動畫片的單字會比較簡單。經過幾個月的追求,我們也決定開始交往。

我慢慢聽得懂,也比較能表達我心裡的想法,但有時候還是會因會語言不通而鬧笑話。記得有一次和學校老師去看菲律賓的預售屋公寓,考慮是否要投資當地房地產。我在電話一頭用破破的英文告訴她:「I come to check the 『condom』, maybe we can use it in the future. 我來看這邊的預售屋公寓,也許我們之後可以使用」她聽到後,相當震驚「What? Why you check that? 你幹嘛看那個」我不解她為何有這麼大的反應?甚至有點生氣,我因此再強調一次「Condo, that condominium, for investment. 就……投資的預售屋呀」。原來我的發音實在太差了,因此把 『Condo 公寓』說成 『Condom 保險套』,再置入前後文語意,她便誤會了我的意思,我頓時覺得把台灣人的臉都丟光了。也因為諸如此類的笑話,我開始加強糾正的我的發音,請一位美國老師當家教,慢慢才改正我的口音。

在菲律賓相處幾個月之後,因為役期結束,她也從菲律賓大學畢業了,準備回韓國找工作,我們依依不捨分開相識結緣的菲律賓。我回台灣攻讀研究所,她回韓國準備謀職,我們談戀愛的方式只能透過Yahoo即時通、Skype,還好時差只有一小時,一如既往,我們開著電腦,視訊到睡著,天亮互道Good Morning再各自忙自己的事。那一年見面機會很少,但我們連線從不間斷。上帝的帶領安排很奇妙,研究所的論文題目,我選擇曾經服役的「菲律賓華僑教育」作為田野調查的主題。而她在韓國找到外派去菲律賓銀行的工作,我可以透過跟出差,蒐集論文資料回到馬尼拉,大概三~六個月可以見一次面。我們大部分都是買廉價航空的機票,最便宜我買到台灣-菲律賓,一元的來回機票,含稅加上行李,也只要1900台幣,我們就是這樣靠這樣的方式維繫感情。

這段時間,雖然分隔兩地,但是我們也會利用時間,飛到彼此身邊,享受短暫甜蜜的約會。和大部分情侶比起來,我們見面約會的機會很難得,因此也會特別珍惜,也比較不會爭執吵架(語言不通其實吵架也很痛苦)。信任,是遠距離能夠維繫的主要原因。我們有時候會去菲律賓旅行,長灘島、宿霧、薄荷島,都有我們旅行的足跡。有時候她飛來台灣,帶她體驗台灣的風土人情,也帶她認識我的家人。








維持遠距離戀愛好幾年,語言交流溝通已經漸漸克服,她也為了我開始學習中文。我們對彼此的個性越來越熟悉,也跟彼此的家人互動越來越密切。雖然我們各自在台灣、菲律賓的工作都相當穩定,但是為了能夠走下去,還是希望能夠在一起生活。因此我們在2016年旅行越南的時候,我精心設計,規劃安排跟她求婚。從台灣精心挑選婚戒,預定胡志明市靠近河邊的景觀餐廳,編輯好我們相識相戀一路走來的影片,並且找好越南當地的友人以及攝影師相助。求婚當時的氣氛,其實我們都很緊張,女主角登場,音樂、影片、灑花、戒指,道具就緒一一登場,男主角跪下,承諾會照顧她一生一世,女主角點頭 I Do ! 越南,成了我倆繼台灣、韓國、菲律賓以外,重要的訂情國度。


2017年,她為了我離開菲律賓來到台灣,這是她從高中求學、出社會工作待了十年的國家。為了能夠更快速適應這邊,她先到銘傳大學,加強學習中文半年。我們也開始籌備婚禮,這一年工作也很忙碌,訂且著手準備預定婚宴餐廳、婚秘、攝影、赴韓國拍攝婚紗,一切很忙,但我們心裡很充實很滿足。



2018年,我們在親友見證以及祝福下,完成台灣、韓國兩地的婚禮。這一路走來我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,回頭看,當初我連英文都講不好,遑論和外國人談戀愛?但是,我們逐步克服一切困難,語言不通,我們很努力學習語言。無法常見面,我們仍透過視訊每天連線。文化背景我覺得是彼比較大的落差,韓國人對於韓國群體的依賴性很高,即便在海外,也很容易見到韓國餐廳、超市、教會、學校,他們會更傾向在自己熟悉的韓國社群生活。但她已經在菲律賓生活十年,所以來台灣生活,相對比較容易。我們感恩彼此家人也都很體諒並支持我們。最重要感謝 神的帶領安排,讓我們能夠一路從菲律賓認識,分隔兩地遠距離戀愛,但是在相同信仰下,對彼此包容禮讓,才能夠在長跑七年後,結合在一起。
婚禮上,一位摯友祝福我們「原來,這就是有緣千里來相會!」


最後,很多人都問過我,要怎麼樣可以和外國人談戀愛,或是要怎麼樣維持聯繫遠距離的熱度。我覺得,其實若有機會去菲律賓遊學,學校有60~80%的日本、韓國學生,很容易認識外國友人。大家基本上24小時都在學校相處,其實很容易變熟,若是真的遇到不錯的對象,只要耐心、真誠地追求,都有機會進一步交往。但是,畢業後各自回到本來的國家,要能夠維持,真的需要對彼此信任,並且對未來的藍圖要很清楚,才比較有可能順利一直走下去,祝福各位CCR有情人終成眷屬。